新創故事 | 文字/鄭涵文 攝影/加加減減 | 2025-08-18
#CapsuleLauncher決選新創故事
過去太陽能板塗層、鍍膜,多半是了為了抗髒污,但是加加減減研發出能增加5%光吸收的塗層技術,替電廠降本增效,就像「向太陽多要點錢」。加加減減近期已開始接單提供服務,而此輪募資預計將募1500萬元台幣,預計加速升級塗層技術,擴大可應用的市場。
加加減減創辦團隊以太陽能板鍍膜服務為商業模式創業,左起為執行長張中星、技術長魏志豪及營運長宋盈徹。(攝影/加加減減提供)
拆開公司名加加減減,字面上分別對應「加電、加錢、減人、減碳」,直白道出加加減減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加加減減)的產品核心價值:透過太陽能板塗層的服務新模式Coating as a Service,讓鍍膜的太陽能板不僅能抗污,還能增加5%光線吸收,增進電廠效能。
加加減減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張中星說,團隊成員有化工、光學背景,當初創業的目標就是要找出和技能相符、可軟硬整合、具趨勢感及永續性的題目,還要市場可行,最後找出的交集就是太陽能板鍍膜。
加加減減的主力產品為太陽能塗層的解決方案。(攝影/加加減減提供)
張中星指出,加加減減研發出獨家的光學液體及特殊的塗層技法,讓塗層抗污之外,還能額外增加陽光穿透奈米層膜,替太陽能電廠增加5%發電、減少50%清潔維運,並提高1% 內部報酬率(IRR)。這套技術已在好幾間太陽能電廠執行場域驗證,客戶也開始陸續轉單,預計2026下半年有望損益平衡。
「太陽能板鍍膜雖非新題目,但Coating-as a sercive是個新模式,」張中星補充,增加光吸收效能要好,關鍵是使用他們的光學液體,再加上塗的工具與技術,三者缺一不可,這也是加加減減的競爭力。也因此,加加減減不單賣液體,而是提供整套塗層的服務。收費模式則有二:一是以塗的太陽能板總量計價,二則是從電廠增加的發電量中分潤。
加加減減已開發出獨家光學液體及專有的圖層工具和技術,增加鍍膜的效果。(攝影/加加減減提供)
目前加加減減正在種子輪募資,預計將募1500萬台幣,主要用於量產光學液體、開發塗製工具及開模。此外,也將找太陽能產業人才和財務專家進團隊。
另一資金運用重點則是升級塗製技術。張中星解釋,太陽能板裝在戶外,環境變數多,因此他們很重視升級塗製技術與方法。除了目前的手動塗製,公司正在開發機器人及無人機的塗製技術,分別將於2026、2027年研發完成。三者齊備時,就能加速拓展全市場,能覆蓋地面型、海面型和屋頂型等不同條件的案場。
此外,加加減減也預計拓展海外市場,前期目標將找陽光多、電價貴、政策趨勢相符的地區,預計首站是泰國及中東地區,目前正在和當地夥伴談場域驗證的合作。也因此,此輪募資希望找對能源、節能減碳有興趣的天使投資人,並發展和太陽能電廠企業的策略合作以執行場域驗證。
加加減減場域驗證過程中也發現,他們自家為了監測而佈建的IoT技術,意料之外地還有替電廠健檢的加分功能,未來也將從周邊服務拓展營收,不過現階段會先專注在產品本身,最大化提升塗層效益,張中星說:「我們最終希望,太陽能廠能把心力都花在讓電廠更好,而使用我們的服務,能跟太陽多要點錢,何樂而不為?」
加加減減已有數間大型合作的案場陸續轉單。(攝影/加加減減提供)
看更多 Capsule Launcher 2025 決選新創團隊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