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食材,就上食材地圖」iFoodmap 打造全台最強食材採購媒合平台

新創故事 | 文字/鄭涵文 攝影/iFoodmap食材地圖 | 2025-10-02

「找食材,就上食材地圖」iFoodmap 打造全台最強食材採購媒合平台

食材地圖iFoodmap是目前全台最大的B2B食材採購媒合平台,能一站式解決食材採購的繁瑣流程。(攝影/食材地圖提供)


#CapsuleLauncher決選新創故事


「找食材,就上食材地圖!」覓食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平台的iFoodmap食材地圖,是目前全台最大的B2B食材採購媒合平台,依買賣雙方需求精準媒合,改善過往耗時費工的食材搜尋並協助採購流程數位化,接下來他們還將解決金流問題,減少供應商被倒帳的風險。


儘管家裡經營餐廳多年、自身又攻讀食品營養,懂餐飲的食材地圖創辦人何文馨仍曾為了找一樣食材而傷透腦筋,後來終於找到合適的臭豆腐供應商,竟花了整整一個半月。明明身處資訊發達的時代,找到完全適配的食材依舊不容易,但也是這個痛點,造就了現在的食材地圖:既然找食材本是餐飲業的恆常議題,供應商也有開發客戶的需求,何不成為兩者的交集,成立一個媒合的平台。


何文馨解釋,台灣很少一家供應商能一次供應所有食材,一家具規模的餐廳背後可能有15至20家食材供應商,這也代表,從找食材、採購、配送到收款對帳都耗時耗力,光最前端的「尋找食材」就是一門學問。「你很容易只找到電話,但其他的食材資訊、檢驗報告都無從得知」。


「我當初找到的那家臭豆腐廠商,初期從聯繫到採購用的是語音答錄機。」何文馨笑說,台灣許多供應商至今仍用掃街的方式開發客戶,常常無法有效找到真正有食材和供應商需求的店家,或對接到有採購決定權的人。傳統的餐飲採購作業存在著大量的人工作業和紙本單據,很多都還是使用電話、傳真、語言留言或傳訊息的方式處理例行性採購,但是明明每天叫的品項和數量都大同小異,在科技發達、網路應用普及的現今,難道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嗎?


而食材地圖成立,就是盼能有效益地媒合買賣雙方,並提供數位化的採購工具:用戶透過平台,能直接找食材、了解食材細節。供應商也有更多被看見和獲取客戶的機會。整體來說,讓採購流程更透明、輕巧,也省下許多人力反覆確認的溝通時間。數位化也能讓採購有歷史記錄,未來能進一步做採購預測或成本分析,加速例行採購。


食材地圖上目前約有7百家食材供應商及6千多間餐飲、團膳相關用戶,近期進入種子輪募資階段,預計募資新台幣三千萬元。何文馨說,募資的首要目標是擴大市場,40%的資金主要用於快速拓展供需兩邊的用戶,目標是2027年平台上有3千家供應商。


3千間作為門檻,可讓食材地圖達到理想上的食材種類多樣、且能涵蓋全台區域的需求,是較理想的市場規模。未來,食材地圖也會進一步進軍國際市場,像是北美及東南亞,協助平台上的台灣食材出海。


看更多 Capsule Launcher 2025 決選新創團隊故事


分享至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