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故事 | 文字/鄭涵文 共同採訪/陳佑昇 攝影/陳佑昇 | 2025-10-09
替美睫師、美甲師等職人打造預約和會員管理系統,夯客2020上線至今已有逾3千用戶,更於今年春天甫募得四千萬元。(攝影/陳佑昇)
今年春天,專營美業SaaS預約及會員系統的夯客(HOTCAKE)在A輪募得約四千萬台幣,並於七月全面改版升級。2020年創立至今,夯客五年內已累積逾三千用戶,商家續訂率更高達98%。2025年,夯客預計成長300%,並進一步驗證海外市場;STARTUP101專訪創辦人王嘉宏,一探夯客成為美業最強助攻手的龍頭之路。
採訪那日,夯客才剛搬進新辦公室不久,地上還堆著一排未拆封的紙箱。此輪募資,讓夯客得以往下個等級邁進,除了擴增團隊,補上商業開發、QA工程師、行銷等職能,也大幅升級產品,並開始驗證海外市場,即將進軍日本和泰國。
「夯客就是協助產業轉型的工具。產業轉型是件絕對會發生的事,雖然這在創業圈裡不是個性感的主題,但很實際,」創辦人王嘉宏說,夯客為美睫師、美甲師、美髮師等業者建立好用的預約及會員系統,採訂閱制,商模看似單純,擊破的卻是美業最痛點。也因此,上線至今用戶已破三千,市佔持續上升。
今年七月,夯客甚至推出重大改版,全面升級產品。這趟改版前後花了一年,一口氣還完過往開發、迭代的設計債與技術債,以全新姿態重回賽道;新版不只功能更齊,還能系統化收集產業數據,顯見夯客成為最強美業數位化工具龍頭的野心。
然而,自嘲「大直男」的王嘉宏如何發現這個以女性為主體的美業市場機會,還得從他首個未成的創業題目說起。
王嘉宏的第一個創業題目是餐飲的預約APP,但就如同許多團隊一樣,他遇到資源少、團隊共識不足、產品方向模糊等困境,「最重要的是我知道自己的資源打不贏inline」,因連自己都說服不了,他狠下心,連做好的產品都不打算上線,在2019年解散團隊。
消沉兩週後,他打起精神,重新找了間台北東區的辦公室,逼自己住辦、公私分離,重新面對事業。
在首個創業題目後期,團隊陷入商業開發的瓶頸,餐飲業系統龐大,很難直搗黃龍上決策層,苦惱之際,王嘉宏因緣際會接觸到了當時女友的美睫師。「那位美睫師說她找不到想要的預約系統,所以我讓她試用我們當時的系統,那時當然不適用,但讓我看見了美業的機會。」
「然後我研究了系統上的競品,發現竟然都是上世代的東西!而且以前從沒發現美業的家數竟那麼多!」根據主計處統計,有登記的業者約3萬家,加上未登記的,粗估有10萬家,極有市場潛力。
之所以是藍海,除了因尚未數位化,也歸因於美業的產業特性。王嘉宏分析,美睫師、美甲師等業者,多半是個人戶或小工作室,總數龐大且市場狀態破碎。且規模小,人力時間就珍貴,每個「能被預約的工作時段」都直接對應產值,也因此,預約和會員管理的成效,直接和收入成正比。
競品不強、業者夠多、現有商業模式破碎,再加上美業的客單價高得驚人,當時每項服務平均客單價就逾1500元,並逐年增長,讓王嘉宏對美業產生興趣。「我才發現這個產業是被忽視的產業」審慎評估後,他決定賭一把,再次用預約系統這項產品切進美業賽道。
夯客的創辦人王嘉宏看見了美業的藍海市場機會,用預約系統作為產品重新切入創業的賽道。(攝影/陳佑昇)
【夯客 HOTCAKE】
目前最大的美業預約與會員管理平台,目標成為美業平台最大業者,並促成產業數位轉型。
採訂閱制,現有逾3千家用戶,市佔約一成。
2020年成立
2021年系統上線
2022年獲500 Glocal SAFE投資;用戶逾300家
2023年獲活水影響力CB投資;用戶逾1000家
2024年六月現金流轉正;用戶逾2000家
2025年完成A輪募資約四千萬元,投資者包括統一國際開發、新光三越及ITIC的台日基金;本年度目標用戶數為3600家
儘管確立了市場潛力,王嘉宏並沒有立刻招募核心團隊,而是先研究市場、確立使用者需求。
「我們不是什麼偉大的AI工具,是單純的SaaS系統,但SaaS的世界就是大者恆大,所以好用絕對是關鍵。」但大直男初入美業,懂的實在太少,為了培養商業直覺,王嘉宏大量訪談店家,踏實地搜集場景難題、確立痛點。
接著他聘用兩位UIUX設計師,從零開始。「做市場研究的同時,我們三人當時花了半年『純紙上談兵』,討論所有系統畫面,畫了幾百張圖,才拼出現在的流程圖」確立大架構後,公司才開始聘用工程師讓平台落地。為了讓平台高效成長,他甚至主動寫信攬才,前後面試了五十幾位工程師,最後打造了一半正職、一半外包的工程師戰隊。外部工程師能短時間內推進功能,內部工程師則把關策略與驗收。
完備的市場調查、沙盤推演到極致的使用者流程設計,再加上傭兵級的執行部隊,堆疊出夯客快速成長的根基。
在Google搜尋列中打上「夯客」二字,演算法推薦的第一條延伸關鍵句是「夯客好用嗎?」
對應了夯客做產品的最高原則。王嘉宏說,要打造好用的平台,他靠「減法」,即專心致志,只做必要的事。也因此,夯客做產品很專心,專心找出痛點、定位產品、解決使用者的難題,並盡力讓流程直覺且精簡。
「再舉例來說,團隊也絕不做不必要的功能」他解釋,市場研究的過程中,總會被業者大量許願,但辨識出假需求,並篩掉「有很好但非絕對必要的功能」,也是讓產品好用的關鍵。長長的許願清單上,夯客後來劃去微電商頁面、微官網、地圖導航等功能,專注在註冊、會員管理等精準目標。
減法原則之下,夯客對產品很有信心,就連營收,也只專心收訂閱費。夯客的訂閱費是月繳,沒有年費方案,就是相信自家產品足夠好到會被續用,而98%的高續用率也自證了產品的實力。
另外讓人訝異的是,夯客21人的團隊中,竟無任何地推型業務角色。「最初始的150家客戶是我一個個去拜訪兼做市場研究,在那之後我們就不地推了,讓用戶有機成長...因為如果SaaS產品不好懂,還要業務教,那就是不及格」。後來,夯客的確主用口碑搶佔市場,有機成長至現今三千多間用戶的規模。
而搶佔市場,一是為了取得SaaS世界大者恆大的地位。以粗估的十萬家總市場來看,夯客估計約有三成五的店家有機會數位轉型,因此可搶下的市場份額約為三萬五千家,成長空間可觀。再者,也因台灣新創圈的現實:沒實績,就很難拿資源。
夯客早期接觸了30幾家創投,卻沒有拿到任何資金。「當時沒人相信我們可以不靠業務讓用戶成長」於是王嘉宏過上了一段白天拚命工作討論UIUX,晚上全力申請各類補助案的緊繃時日。「當時真的要是有某個補助案沒過,我錢就真的用完了」而且最艱難的時候,核心團隊半年沒領薪水,但他很感激當時沒人離開,團隊都相信產品會成。
夯客後來的確撐過了最艱難的時刻,「我一直撐到有三百家客戶,才拿到第一筆美國的投資,然後成長到去年現金流轉正、客戶近兩千間,證明了公司能成長,我才開始募得到錢。」如今核心團隊成員都已拿到股權。而今年募得的四千萬元,來自統一國際開發、新光三越以及ITIC的台日基金,將主用於加速搶市佔,盼三年內將用戶擴增至1萬5千家,並升級產品、開發國際版。
從第一個創業題目解散,到夯客現在的成績,王嘉宏把挫敗的經驗都化成「學習課程」。彎路岔路總要自己走過,才找得到更好的解方。公司目前的募資策略、組織經營和透明的公司成長資訊,都是「上完課」後才有的方向。
但當然,新階段就會迎來新課題,「以前沒資源,什麼都省,現在到了新的成長階段,我的課題是投資人會打來跟我開玩笑說Beck,募到資的第一堂課就是好好花錢!」而必須自證實力才有法取得資源的現實,也讓他更感激早期相信並投資他的師友團,笑說:「要募資,基本的做人還是滿重要的」。
雖在領域上轉了彎,但王嘉宏的創業初衷一直都很明確:以SaaS為底的解決方案,讓產業能專注在自身價值上。「例如餐飲業就是應該要專注提升餐飲品質、流程。美業就是應精進技術,加強領域專業價值,其他預約、會員等功能,都應該仰賴第三方工具整合,不需自己開發。這也是我碩士論文的結論。」
王嘉宏讀政大企研所時就已在大型餐飲集團工作,但一直沒忘記自己的題目,在30歲那年毅然創業,並選了自己偏好的民生型產業,希望讓所作所為能直接幫助使用者。雖沒想到最後在美業落腳,但不偏離助產業轉型的初衷。「只要聽到用戶的正向回饋,說我們好用、喜歡我們的系統,就很有成就感。」
誠如品牌名,「夯客」用數位化工具使來客夯旺,英文HOTCAKE除了取夯之音,也取熱門之意,期許商家可以輕鬆經營(like a piece of cake)。承著品牌的意義,夯客在美業站穩腳步後,也預計往性質相近的領域發展,讓瑜伽健身、汽車美容、寵物美容等領域裡有預約商業需求的創業者或自由職人,都有機會用夯客成長,並「sell like hot cakes」。
夯客如今往新階段邁進,除了擴編,也重塑品牌形象,盼成為美業數位化工具的龍頭。(攝影/陳佑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