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AI 造出極致順行的牙科宇宙:專訪台灣牙e通

新創故事 | 文字/鄭涵文 共同採訪/鄧琇今 攝影/鄧琇今 | 2025-03-19

用 AI 造出極致順行的牙科宇宙:專訪台灣牙e通

去年(2024)底,台灣牙易通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牙e通)憑著將AI技術應用於自家開發的「dentallHiS 牙e診所雲」,不僅簡化牙醫看診流程、優化醫病溝通和病患管理,未來還將串接保險服務,而被選為首屆 Capsule Launcher AI 組的決選冠軍。STARTUP101專訪台灣牙e通創辦人暨執行長陳欽章,一探牙科宇宙的成形故事。


台灣牙e通執行長陳欽章。(攝影/鄧琇今)


會議室裡,執行長陳欽章叫出自家開發的 dentallHiS 牙e診所雲,直接示範AI工具如何重塑牙科診所的工作流。幾秒內,標著各顆牙齒狀態的全口牙位圖就跳出來,哪顆蛀牙、哪處缺齒,一目瞭然。下一步,相應的治療建議生成,再下一步,平易近人的治療術式說明、完整的治療計畫同意書生成,一氣呵成。


牙e通的雲端病歷系統能生成全口牙位圖,讓牙齒狀態一目瞭然。(照片提供/牙e通)


自2019年開發出第一版雲端病歷系統,牙e通近幾年持續升級並導入各式AI應用,擊破牙醫長年來的執業痛點。AI不只能協助辨識疾病,還能分析、生成總結式病摘,甚至能管理病患排程。未來還有機會串接保險,並透過數據管理預估未來治療的產值。


和「牙e通」的概念互為表裡,「dentall」是 dental 加 all,取其音,也揭示想整合牙科領域各級產業鏈的野心。一個個被研發出的「AI外掛」,是為了成為牙科最強幫手,也目標成為亞洲第一DSO(Dental Support Organization,牙科支持組織)。


打開牙e通官網,從診所開業顧問、雲端病歷系統、牙科進修課程、牙材團購到國考大補帖,一名牙醫師從培育到成器,都能在牙科宇宙找到相應的服務。而2022年落成的牙e通國際總部,不僅是辦公室,還同時是示範診所、臨床訓練中心、攝影棚和錄音室。


志在解決全牙科生態系難題,牙e通也因此演化成多元營運的有機樣貌。但宇宙大爆炸的原點,要回望到2015年,陳欽章還只是名牙醫的時候。


【台灣牙e通】

目前全台最大的牙科資訊整合平台,逾8千名牙醫師註冊,佔全台牙醫總數的一半。

2015年成立,起家自Facebook粉絲專頁《台灣牙e通》,當年底電商平台上線;

2017年底推出牙科線上教育平台;

2018年研發關鍵核心產品「dentallHiS 牙 e 診所雲」;

2022年設立國際總部,確立「牙科宇宙(Dentaverse)」的定位;

平台現以 dentallHiS 為發展核心,並持續發展大數據及AI輔助診斷系統。接下來的目標是與保險服務串接,以改善牙醫師診療過程的痛點。平台也同時提供牙科教育、牙材採購與診所顧問等服務,並發展牙助社群,建立牙科生態圈。


牙e通成長三階段:平台、系統、宇宙

「我是那種缺什麼就會去做什麼的人。」牙科宇宙的大爆炸原點,是陳欽章對「低效率」的不滿。2015年,陳欽章自己開業,發現牙醫要進修課程或採購醫材極度麻煩,匯款要填郵政劃撥單還要中午去排隊、團購表單時不時個資外洩、無盡重複填寫姓名地址電話......為了脫離這種繁瑣與低效造成的不快,他開出了第一組解方:《台灣牙e通》Facebook臉書專頁。


一開始只是替牙醫師整理進修資訊和課程表,並開牙材採購團,但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社團第一個月就有5百多位牙醫師加入,至今官方平台註冊會員已有8千名,約佔全台牙醫師總數的一半。「我回過頭來才知道,原來那就是最小可行商品。」而這個幫忙省麻煩的初心,也長成了牙e通首套商業模式,滿足診所近八成的牙材採購需求。


然而牙材採購的可觀營收,並沒有讓陳欽章止步,反而化成他擊破更多問題的底氣。作為圖像思考型的問題解決者,陳欽章常視覺化自己的想法。他拿出畫有「牙科大三角」的手稿,上頭標著牙醫師、牙技師和牙助,這是他系統性打造牙科宇宙的起點:他要解決每個角色的麻煩。2018年,他理出了答案:一套能串接一切的雲端病歷系統。


這個系統就是牙e通日後的關鍵產品:「dentallHiS 牙e診所雲」。「我很感謝當時的我咬牙把所有臨床賺的錢都拿出來成立研發團隊、找技術長,把這個系統開發出來。」陳欽章說,那之後新開發的AI工具,都是以此系統為基底再串接升級,是牙科宇宙的核心。


牙e通近年來積極開發各種協助牙醫診斷疾病的AI工具,現已能用來辨識牙周病各階段。(照片提供/牙e通)


市場是跑出來的!超前部署苦熬5年,迎來數位轉型曙光

但其實一開始,dentallHiS並非推出即轟動,而是經歷了一段漫長的市場冷淡期。雖然研發出來隔年(2019)就在德國科隆國際牙材展(IDS)廣獲好評,但台灣市場的第一反應,竟是一片冷淡。


「我們病歷系統前五年真的超級孤單,」陳欽章感嘆,當時台灣牙科診所數位轉型程度低,診所慣於使用歷時多年的舊系統,「就是那種DOS時代的系統,有假立體按鈕,一個按鈕一種功能,總共有一百顆按鈕的那種,」但他也分析,舊系統雖不直觀又複雜難學,但畢竟有歷史基礎,功能完整,要改變使用習慣,的確需要時間。


雖知dentallHiS絕對有市場價值,前幾年還真是「孤單寂寞覺得冷」。直到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2025年推行診所轉雲端的補助計劃以促進老診所數位轉型,才讓dentallHiS等到政策機會。目前dentallHiS可說是牙科雲端病歷系統的最佳選擇,接下來的導入規模可期也可觀。


但也是那股「孤單寂寞覺得冷」,讓牙e通更積極從海外市場找商機。牙e通有張列著一排亞洲國旗的圖表,是他們對各國市場的潛力分析。而這套分析,是85張登機證換來的。對於各國的發展趨勢、牙科抽成,誰屬增量型/減量型市場,他如數家珍。


「市場是跑出來的!」單年度38趟海外考察,陳欽章比誰都了解亞洲的牙科趨勢發展。他能從畢業生人數、診所開業數等資訊推敲出該國的牙科市場潛力,再列出攻克排序。目前牙e通在越南已有示範診所,也獲日本政府補助,正在建置日本與新加坡的據點。dentall.ai 也積極突破多語境門檻,現有六種語言。


AI - 第三成長曲線的關鍵

牙e通今年將進入A輪募資,此次預計募資3億元新台幣,且將投入30%在研發。除了因AI在臨床上降本增效的價值已體現,也出自對市場競爭狀態的觀察。「我們的系統與AI,別人短時間內追不上來,」陳欽章解釋,策略是讓實力差距拉大,並「讓追不過的加入自己」。


而實力差距來自超前的技術研發。牙e通的AI影像辨識系統,近期已通過第一次臨床試驗,正積極取證中。目前全球的主要競品,是美國的Overjet,對方同樣運用AI技術做牙科影像分析和診療應用,且已通過美國FDA認證,讓牙e通成為亞洲第一的信心大增。而實力愈強,就愈有機會讓後來者從競爭轉為合作,下一波,牙e通也將有計劃地併購海外資訊商,直接開闢數千間診所市場。


增進技術實力並同步拓寬海外市場後,隨之而來的除了營收,就是規模化後大數據的後續效益:病患分析、產值預估、自動約診與保險服務流程都將更全面,牙科大三角之後,就是患者的痛點了。「你就想像,我們在C(Customer)端的目標,就是做出牙科inline。」


創業要樂觀,要有「對理想世界的想像」

2015年的陳欽章想像過牙科宇宙各種可能的樣子,但10年後的現狀遠超乎他的想像。高中時是康輔性質社團社長、大學自創社團,同時是棒球隊隊長。讀牙醫時還曾為了去蘭嶼義診發起募資,第一次就募到約 80萬元,陳欽章在旁人眼中,天生就是創業的料,但他也坦言,牙e通能有此刻的規模、有去海外闖的念頭,受惠於各類支持創業的組織和計畫。從參加創業家社群(Startup Leadership Program)、AAMA台北搖籃計畫,到去年的 Capsule Launcher,都拓寬了團隊創業家的眼界,也替他們兜上關鍵資源。


牙e通獲首屆Capsule Launcher AI組的決選冠軍。(攝影/STARTUP101)


儘管策略、市場發展清晰明確,牙e通募資時也不總是順風順水。陳欽章說,早期的天使都是牙醫師們,屬業界中人,能秒懂他想解決的臨床難題,但一出領域之外,溝通突然變成像是另一個宇宙的事,實力也常被挑戰。


當中最困難的,是和大企業討論。「那時常覺得,一切這麼合理,我就是你需要的資源,你就是應該要跟我合作,但怎麼動也不動?」大企業謹慎的合作模式和漫長的溝通過程,都是碰過才知難,有時也只能熬到用實績說話。「我也是熬到現在什麼都是第一,才比較好說服投資者」。至於日常營運涉及的財務、法規和人事、募資,還真沒捷徑,就是一步步學。


經營牙科宇宙日理萬機,專訪快結束時,我們追問他一週通常怎麼過,不出所料他又拉出一張填滿行程的時間圖表。讓人驚訝的是那一格格他特意留下的看診時間,「牙醫是我的本業啊」陳欽章說,他大學讀土木系時,就很愛做模型,後來轉念牙醫,也是熱愛牙科需要極致手工藝的環節。他依舊喜歡用雙手解決問題、喜歡當牙醫。他做最高決策,也在第一線實戰,中間層的管理,就信任團隊。但更重要的是,花時間給第一線,才能當系統的真實使用者,繼續發現問題、優化產品。


創業追根究底,還是要做自己有熱忱的事,才有動力解決問題,「最好還要很樂觀!」他剖析自己:當業務時是射手座;當牙醫時手工要細,上升處女極致要求的性格就會跑出來,但可能還是因為月亮在雙魚,「創業總要有些浪漫情懷......你要先有對世界的想像和憧憬,你才會願意務實地去做吧!」


牙e通執行長陳欽章至今仍會保留第一線看診的時間,持續當自家系統的真實使用者。(照片提供/牙e通)


延伸閱讀

首屆Capsule Launcher新創鏈結計劃決選,牙易通、飛象資訊獲優選團隊



分享至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