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資指南 | STARTUP101 | 2024-06-30
在與各個新創團隊接觸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許多創業家常陷入一些迷思,每個迷思都可能是導致創業失敗的致命傷;但,有趣的是,創業家們往往都自負不可能犯下這樣的錯誤。為了讓台灣新創能走得更長遠,我們結合多年創投及輔導新創的經驗,整理出創業家最常遇到的七大迷思。
每相隔一段時間,創業市場總會冒出一個問題:創業到底應該怎麼開始?要先找到市場的問題,再去找解方作為創業題材?或是在新技術產生後,再去挖掘這樣的技術能解決市場什麼樣的問題呢?
有人說,這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無解問題,當你實際創業後,便會發現究竟哪一種才是較適合的創業方式。
這個問題其實不難被解決,只要思考一個問題:消費者傾向做的選擇,是創造問題還是解決問題。若一個技術被發明出來後,才去尋找技術在市場中的定位,可能會面臨此項技術無處可用的困境,此時若要生存,就必須要求消費者為了這項供給而改變需求,這是較困難的,且較難精準符合市場,一堆技術出不了實驗室,不是沒有原因的。
身為一個創業者,在創業開始前,要自問及為企業決定的第一個問題便是:我要解決市場什麼問題?一旦確定了這個問題,便可針對痛點進行開發,更快、更精準地發展新創。
(延伸閱讀:「你想解決什麼,為什麼可以解決」,是創業者最重要也最不能忘的自我提問)
迷思一提及的「先研發技術、再尋找市場」,將成為導致第二項迷思的原因之一。為了證明技術具備市場可行性,新創團隊常會表示此技術將可應用在各個產業,但因為各領域的市場條件和適合的行銷策略都有差異,最後可能會淪落至「每個市場看似都有機會,卻又都無法順利成交」的情形。
導致新創團隊認為自己什麼領域都能做的因素,也許是其提供的產品、服務具備較多功能,便期待能進入符合這些功能的「每個」市場,或取得這些市場的聯集作為自身的發展方向。然而,這樣的策略將大幅增加新創在前期要投注的資源,不論是資金或人才培育,過高的成本將使新創團隊面臨更高的風險,且各個產業皆插足,也很容易導致各個產業都不專精的狀況,難跟深耕該產業的其他企業競爭。
事實上,許多新創團隊之所以成功,在於從需求出發,確定市場定位。相較於什麼都想湊一腳,更應該聚焦在特定市場,並針對該市場進行產品及服務的調整,聚焦資源、全力發展,創業家需要時時謹記在心:
「沒有需求就沒有市場,找錯市場便遠離成功。」
「創業就是找到一塊未被發現的市場,開發出獨特的商業理念,並獨占該市場。」錯!大錯特錯!
許多想創業的人認為,必須與眾不同、具有高度獨特性才能當作創業點子,一旦他們發現也有人在做一樣的事,便會放棄,終將陷入不斷卡在起點的泥沼。然而,全球有多少從來無人耕耘的市場存在呢?
創業家必須謹記在心:有優秀的競爭對手,是最幸運的事;如果你是唯一一個賣你所賣之服務或產品的人,你怎麼知道它有市場?藉由與競爭對手的較量,你也能更有效率地獲得優化靈感,而且不必獨自教育市場。
MySpace 在 Facebook 之前就已經存在;Google 沒有發明搜尋貨幣化;Microsoft Windows 不是第一個 GUI 操作系統;TikTok 靠模仿起家,但現在幾乎沒人知道 Musical.ly。
相較於從頭開發,藉由分析競爭對手的優劣點,再進行研發改善,會大大提升效率。畢竟,從 1 到 100 永遠比從 0 到 1 來得簡單,成功與否的關鍵,從來不在成為第一,而是成為最了解消費者痛點的企業。
不要擔心自己的創業題目無聊,如果你的創業題目是個常見問題,代表這是塊大市場;也不要擔心你不是第一個進入市場的企業,從歷史上來看,最先進入市場的企業,失敗的可能性也最大。「獨特性」應該存在「提供的解決方案」中,而非「正在解決的問題」中;巨大的市場及產品、服務本身的真正價值,遠比看似顛覆性的商業理念更有價值。
當新創漸漸茁壯後,對於資金的需求也將出現,募資的時間點也令許多創業家困擾。有人說,之於投資人,一間新創只有一次機會,若在第一次 Pitch 無法引起投資人興趣,之後基本上就很難讓投資人改變心意,所以務必將產品服務、商業計畫做到完美後再開始尋找投資人,但,真的是這樣嗎?
若如上述說法,新創在募資時根本不該有種子輪、天使輪或ABCD等輪次設計,每間新創應該就只會用完美的產品募資一次,然後便順利上市,但實際上,募資並不是這樣發展的。
市場每天都在發生變化,對於尚未完全打入市場的新創而言,要做的事是隨時調整產品以符合市場需求,而不是始終堅持不可行的計畫。身為一個創業者,最不該投注所有心力做的事,就是制定一個完美的商業計畫,因為那不可能發生。基本上,只要產品服務已經有初步數據、經過基本的市場驗證後,創業家便能依據公司的規劃開始尋找適合的投資人。投資人是否投資一家新創,看重的是潛力,而不是此時此刻的價值。
(延伸閱讀:創業圈當紅的精實創業)
對於創業家來說,新創就是自己的小孩,自然而然會認為自己的小孩最優秀、最具價值,有時會將估值估得太高;在過高估值的情況下,反而會讓下一輪募資遇到很大、很大的問題,因為,下一輪原則上要比這一輪做出更高的價值,假設前一輪談太高,反而會造成太大壓力。
這時可能會有人產生疑惑:「大家都說創投會砍價,我如果估值太準確,難道不會縮小跟創投談判的空間嗎?」但,這種傳統市場賣大白菜的殺價方式跟新創募資市場的談判,有一定程度的差異,只有估值離市場行情、創投的可接受投資估值範圍不會太遠時,才有開始談判的機會;若過高估值,很可能在一開始便被投資人打回票。
(延伸閱讀:新創企業的市場估值怎麼看?先從三階段分類做起)
在創業培訓估值課程中,最常聽到學員說的一句話就是:「雖然我們現在還在虧損,但我們還在成長,五年後將會成為 xx 產業的龍頭。」每每聽到這樣的話,其實,創投心中白眼都已經翻到天花板了。
我們能夠理解,新創團隊在成熟前,需要不斷調整優化,然而,最不能犯的商業罪過便是忽視公司的盈利能力。商場不同於研究機構,每一筆研發成本的投入,都應考量這筆成本在未來能帶來的營收。在這個時代,想要空口套白狼,不容易啊!
創業家的每筆資金皆得來不易,資金運用當然要謹慎。世界上有三種可以不斷試錯的情形:還是小孩的時候、在學校的時候,和創業的時候;常有人說,應該規劃三分之一的創業資金拿來犯錯。
「從犯錯中學習」是快速成長的方式,這也是為什麼新創可以犯錯,又或是說需要犯錯的原因。創業家的目標是犯具有大學習價值的廉價小錯誤,而不是昂貴的大錯誤。從錯誤中快速調整,這些養分便會堆積成最後的成功。
創業從來不輕鬆,其中甘苦只有創業家們能理解;成功、失敗往往只是一線之隔,一路上會遇到千萬難關,避開以上七大迷思,讓你關關難過關關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