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2025淨零排放的目標,交通部以2040年電動小客車及機車市售率100%的方向前行,但要達成,充電不方便阻礙普及率是必須擊破的痛點。飛象資訊看見了這個市場機會,做出「evbar 加電優充電樁營運系統」,降低充電樁的營運門檻,也讓管理更省力。這套系統也讓飛象資訊獲選為2024年首屆 Capsule Launcher 新創鏈結計畫 ESG 組的優選團隊。
STARTUP101專訪飛象資訊執行長郭泰良,探究專營線上平台解決方案的飛象轉向全新市場機會的心路歷程。
飛象資訊的「evbar 加電優充電樁營運系統」能降低充電樁設置門檻、增加營運效率。(攝影/鄧琇今)
訪談當日,尋著地址找到的是一座剛在內湖建好的充電站,飛象資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飛象)執行長郭泰良把他的「廣告車」停著充電。飛象做「充電樁開店平台」整合服務以來,已建置逾200支充電樁。郭泰良說,他為了協助建置充電樁,近期全台跑,「上週某天還一次去了台中、彰化、嘉義三個點說明。」
飛象2023年底開始建置「evbar 加電優充電樁營運系統」(下稱加電優),這是一套能讓充電站業主從規劃開站、建置站點到營運充電樁都更省力的「開店平台」。郭泰良說,飛象本來就做線上整合系統,而加電優能讓14個以上廠牌的充電樁都相容於同個平台,業主能統一管理旗下多站點或跨區域的充電樁,即時掌握使用情況、充電時數並管理金流。而使用者能簡易用APP找充電樁、預約充電、線上支付,同時也提供會員優惠、紅利點數等回饋機制,提升使用者的充電體驗。
同時,飛象也積極打通系統建置的工程團隊,讓一站式服務能貫穿到最前端。當日約的淞和快充站,設站的淞和工程企業有限公司看好未來充電事業帶來的效益,預期要建置環島快充站。淞和工程企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木成就說,飛象的系統,讓管理充電樁變得容易許多。
飛象資訊
2015年成立,致力於提供電動車充電解決方案,透過硬體建置、雲端管理平台與一站式加盟服務,助力企業與個人實現便利高效的充電體驗。飛象資訊除了充電樁營運管理系統,還曾開發過 AI 行銷工具 Whoscome、顧問式電商服務Magento、IOT冷氣能源管理收費系統、OKWASP弱點掃描平台。
飛象資訊至今已在全台各地建置逾200支充電樁。(攝影/鄧琇今)
加電優其實不是飛象第一個創業題目;飛象資訊2015年成立,今年正好10週年。做充電樁事業前,主營軟體架構開發,做過電商網站、也做過物聯網管理和收費整合系統,因為擅長串接平台,也讓飛象在找到充電市場的商機時,能短時間內把系統建置起來。
而發現充電市場的潛力,其實是郭泰良在探索其他創業題目時的意外緣分。他原本就想跨足能源領域,後來因緣際會跟建商聊天後發現了充電樁的市場潛力,並發現飛象過往串接平台的經驗,做營運平台可能比其他從零開始的企業更有優勢,才開啟這趟新旅程。
要做充電樁,得回推到前端的用電來源:電動車。因應2050年淨零碳排、2040年市售新車全面電動化的趨勢,再對標先進市場如挪威高達80%以上的電動車普及率,郭泰良判斷電動車將來勢必快速成長。而台灣目前近8百萬輛小客車中,電動車僅約2%,並以10.44%的年複合成長率快速增長中。
持續成長的電動車總數,意味著可充電的停車位需求也將大增。再加上交通部最快將於2025年中旬要求路外公共停車場需設置至少2%的充電車位,民營路外停車場則需要至少1%,且各縣市公有路外停車場的充電車位,應達當地電動汽車登記數的10%。經算,至少需設置逾萬組充電停車位。
而目前台灣充電樁數量很少,這不僅是電動車主現存的主痛點,充電站難尋的旅程焦慮和偏高的電動車價格也會讓想購入電動車的消費者處於觀望狀態。郭泰良説,若用車樁比10:1 來推估,2030年台灣需要5.2萬支公共充電樁;2035年需要14.3萬支;2040年需要近30.3萬支充電樁。而目前全台總共不到萬隻公共充電樁,成長空間巨大。郭泰良認為首先導入的場景應該會是飯店和新建案,但近期最具潛力的場景還是停車場。
而飛象自從用新的商業模式和充電業者合作,到2025年初已建置逾200支充電樁,預估年底有望達到500支。
飛象目前的主力客戶是充電站業主和停車場業者,其他應用場景還包括遊客中心、交通要點、休息站、餐廳、民宿等其他中小型場地主。「想做充電站生意的,要營運總要買工具吧?而我們提供幾乎全部的服務。」目前和業者合作,發現充電樁的使用量比想像中大,一天能充到八、九台車次。
除了充電樁經營,飛象還能囊括前端建置工程和後端營運的數據管理,希望將整個生態系納入自家服務中,因為降低經營門檻,就能增加市場競爭力。郭泰良説,從工程評估到電力規劃、建置,他們都有合作夥伴和議價能力,而飛象自身的平台經驗,則增加營運優勢,等於軟硬體都可一站式串接。
平台的收費模式有二,一是按月計的訂閱制,二是依電量消費抽成計價,飛象主採後者,「充電站有賺錢,我就跟著一起賺錢。客戶想蓋,我就幫他蓋,中間會有一點利潤,但我是看後面百花齊放的營收。」
看準勢必飛漲的充電市場,飛象現階段就是盡力優化業者管理需求、減少使用者痛點。「我們把充電樁各種情境都做在系統裡,對使用者來說,也能快速拿到充電資訊,所以我們界接了Google map、Line Pay 等應用系統,減少約不到樁的問題。」
目前充電樁的建置速度也開始加快,近期甚至是以一日增加兩、三站的速度部署。郭泰良説,去年底他還有過一週新增12站的紀錄。他也補充,因為充電樁設立後,通常還需要等台電牽電,短則一兩個月,長則半年,一切都需提早佈建。
「我覺得台灣不管快充或慢充,總共若長出10萬支,就很不錯。」這也是飛象努力的方向。而這些部署和深蹲,就是等電動車快速普及的時刻。郭泰良認為,一旦電動車的價格開始下降,市場就會爆發。
飛象資訊執行長郭泰良説,電車普及後,充電需求將大增,此刻就應開始部署。(攝影/鄧琇今)
飛象資訊的歷代商品與商模,都不脫把服務串接起來的整合式平台。但因充電樁系統,去年營收成長不少。郭泰良説,每次發展新服務,最困難的環節還是找到PMF(Product Market Fit,產品市場媒合度)、增加市場能見度後再加速複製,畢竟總不能做沒人買單的產品,所以市場調查非常重要。飛象就是在確立PMF後,口碑和場站案例就開始有感快速累積,也進而開始獲得政府、車廠和加速器等多方資源的支持。
接下來,飛象將進入Pre-A輪募資,此輪約需募新台幣兩千萬元,主做優化使用者體驗、提高業主營運效率。郭泰良解釋,了解使用者的用電數據和狀況,才能再回頭來優化設備與配置,降低閒置率,這是接下來的重點發展項目,也會是未來擴充其他服務的基礎。因此,除了財務型投資,郭泰良也希望找到更多策略型的投資夥伴,這也是他參與Capsule Launcher新創鏈結計劃的關鍵原因。
郭泰良曾於過去的專訪中提及,他創業的初衷是想讓女兒的生活變得更好,因此即便辛苦難熬,他只要想到現在在城市裡聞到的廢氣,會因為未來電車普及後有望解決,空污會改善、環境會變好,就會覺得自己終究是在做對的事。
首屆Capsule Launcher新創鏈結計劃決選,牙易通、飛象資訊獲優選團隊